时间:2019-04-24 16:35来源:上海交通大学MBA 作者:admin 点击:
次
课堂思享 | 上海交大
创新管理13班朱瀛:《孙子兵法与毛泽东统帅之道》课后感悟
3月9日和10日,我们创新13班与金融10班的同学们一起聆听了中国著名孙子兵法研究学者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于长滨的授课,于教授对《孙子兵法》与战略、毛泽东统帅之道的潜心研究已有35年之久。他那一站在讲台前就滔滔不绝,不看讲义,不做PPT,对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年代熟记于心,看得出他对待学术的态度是一丝不苟的,形成了独到的授课风格。正是这种精神,唤醒了同学们对国学、对《孙子兵法》和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浓厚兴趣,下面我就这门课谈几点浅显的感受。
01
引领学习之门
打开国学之路
于教授的这门课,对我来讲是一次对国学入门知识的学习和智慧的启迪,我很惭愧的讲,这是我第一次听关于《孙子兵法》的解读。使我知道了《孙子兵法》距今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,从时间和内容界定,它被世界誉为“天下第一兵书”。全书约五千九百字,分成十三篇。至今,没有一篇被认为是过时的,更没有一篇被认为是糟粕的。就像于教授说的,在博大精深的《孙子兵法》面前,内心会油然升起肃然起敬,同时感到自己的微弱和渺小。我是个门外汉代表,比方说我常将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”、“三十六计走为上”等这样的经典好句挂在口中,但却从没有去思考过它的出处和作者,直到听好课,我才知晓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”是出自孙武的《孙子兵法》中第三篇谋攻篇,“三十六计走为上”是出自佚名的《三十六计》这本书,让我彻底的不再将《三十六计》与《孙子兵法》认为是同一本书了。
提起毛泽东的统帅之道,于教授讲到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建立在以《孙子兵法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,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坚持实事求是,且密切结合中国国情,是积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,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思想理论。讲到毛泽东对军队建设的重视时,于教授特意强调了毛泽东的人民军队的思想、我们的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、我们的原则是“党指挥枪,决不允许枪指挥党”的原则。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,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;在井冈山斗争时期,制定了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等等,这些都是在做好军事斗争的各项准备。为了更好地学习好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,许多同学还专门购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等学习资料。
02
解读孙子兵法
活学军事理论
为了让同学们对《孙子兵法》易于掌握和理解,于教授除逐字逐句的讲解兵书中的每一个字、每一句外,还将《孙子兵法》的十三篇及各篇的原则,通过与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的实际案例有机结合,把两个体系融合在一起,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这博大精深的军事巨著。
例如讲到《孙子兵法》的第一篇《计篇》其中的经五事原则,即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 五事以“道”为先。这里的“道”,指权衡利弊、把握时机、顺应民心、维护国家利益的谋略和决策。对应着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,提出了“军民一致、官兵一致、瓦解敌军”的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,从而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;在讲到《孙子兵法》第四篇《行篇》其中的自保求全胜原则时,即“不可胜者,守也,可胜者,攻也。守则不足,攻则有余。善守者,藏于九地之下,善攻者,动于九天之上,故能自保而全胜也。”这里的“自保”,即先保住自己再求全面胜利,自保在先,全胜在后。不能自保,就不能全胜。对应着毛泽东的游击战争,就是典型的自保求全战术。在井冈山毛泽东与朱德共同总结出游击战的十六字诀,即“敌进我退、敌驻我扰、敌疲我打、敌退我追”。毛泽东就是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,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,建立了新中国;当于教授讲到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,即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时,应用的是《孙子兵法》综合了多种原则的运用,如《计篇》兵不厌诈原则、《谋攻篇》知彼知己原则、《势篇》出奇制胜原则、《虚实篇》主动原则和避实击虚原则等等。三大战役的胜利,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统治、是为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。
03
知识就是力量
国学就是财富
《孙子兵法》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试金石,是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的军事思想的制胜法宝,也是中国文化的宝库。在讲到孙子兵法的运用上,于教授讲无论是对国政府机关、公司企业及商界,商场如战场,军事原则的应用也都是适用的,“凡是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就是说明科学决策的重要性。于教授还讲到“一带一路”的国策,就是运用了孙子兵法《谋攻篇》的知胜原则,争取主动,只有主动了才能获胜
通过两天来对《孙子兵法》的学习和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认知,开阔了自身的眼界,拓展了有限的思维方式,同时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差距。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,让我们再多学一些国学,滋养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,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吧!